首页 观点 网站 网页设计 建站不是为了重做网站,而是重塑增长路径
07.082025

建站不是为了重做网站,而是重塑增长路径

会议室里的空气一度有些凝固。
客户代表李先生手里捏着打印稿,眉头紧锁。项目负责人林航则一边讲解,一边察言观色,试图打破僵局。屏幕上的提案页,是一张醒目的红底灯泡图,代表“我们建议的解决方案”。

坐在右侧的产品经理艾琳,悄悄用笔圈了一个词:“重构思维”。

她知道,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方案汇报。这是一场关于“是否敢于突破原有认知”的博弈。


一、项目起点:一次常规的官网改版请求

故事开始于一个看似普通的需求。

李先生来自一家制造企业,主营中高端电机控制系统,原网站已经使用了六年,除了视觉老旧,后台也频繁出错。他联系派迪科技时,只提了一个简单要求:“我们希望网站更现代一点,但功能不变。”

“保持原结构,只换个皮肤。”他在第一次电话里反复强调。

派迪项目组接到任务,原以为只是一次标准的页面翻新。但在资料整理过程中,他们却发现了“结构之下的问题”:

  • 网站所有产品按“编号”分类,客户几乎无法快速找到想要的型号;

  • 页面访问量最高的是“联系我们”,而非产品页;

  • 超过70%的跳出率来自移动端用户。

项目组很快意识到,这不只是网站“老”,而是“失去了引导转化的能力”。


二、冲突出现:一个被客户否定的“好建议”

在提案会上,林航大胆提出:
“我们建议不只是改外观,而是整体重构内容结构与导航逻辑,建立基于使用场景的产品选型路径,并将首页主视觉由传统‘公司介绍’改为‘解决方案引导’。”

说完这句话,会议室安静了三秒。

李先生看着 PPT 上的大灯泡图,沉默片刻后说:“我觉得你们理解得有点复杂了。我们现在也没打算推什么‘解决方案’模式,客户就是来找产品的。”

他的表情一半是疑惑,一半是防备。他不是不认可对方的专业,而是担心这个提案“太激进”,会影响公司现有业务逻辑,甚至动摇内部体系。

项目组内部交换眼神,艾琳轻声说了一句:“如果只是做个更‘好看’的旧网站,这笔预算其实没必要花。”


三、转折点:一个“客户也没想到”的用户行为数据

为了打破对峙,艾琳出示了一组提前准备好的热力图与用户路径追踪数据:

  • 过去6个月,访问首页后直接离开的用户占比超过52%;

  • 产品页平均停留时间不到18秒;

  • 绝大多数用户通过“型号模糊搜索”进入网站,却无有效转化。

“如果我们不做结构重构,这些问题改版后还会存在。”她顿了顿,“而用户也不会因为你的网站更好看了,就忽略掉找不到产品的困扰。”

李先生的表情终于松动了:“我们一直以为,是产品太复杂,原来是入口根本不合理。”


四、解决方案落地:不只是换网站,是换思维

最终,李先生决定尝试派迪的提案。新网站采用“应用场景 + 性能参数”双筛选机制,并搭建了独立的“行业解决方案”板块,引导访客从痛点出发了解产品组合。

更重要的是:

  • 将原本分散在多个栏目中的资料整合为“资料中心”,提高信息检索效率;

  • 后台系统采用模块化配置,客户团队可自由维护产品与内容;

  • 网站支持中英文切换,布局自动响应移动端,提升海外访问体验。

新版上线三个月后,数据反馈令人惊讶:

  • 跳出率下降至 38.2%;

  • 询盘增长 126%;

  • 用户停留时长提升 2 倍;

  • 客户销售部门反馈“潜在客户咨询的问题比以前更精准了”。

李先生私下对林航说:“原来我们卡住的,不是网站,是认知。”


写在最后:建站不是为了重做网站,而是重塑增长路径

这次项目,本可以像许多“换皮”工程一样,快速交付,走流程结束。但派迪科技始终坚持一个原则:

“如果我们的方案不能帮客户业务增长,那它就不算一个真正合格的网站设计。”

从视觉设计、结构梳理,到用户路径规划与数据分析,这个案例证明:
一家专业建站公司的价值,往往不是听你要什么,而是帮你看清你真正需要什么。

地址: https://www.pady.com.cn/webdesign/262899.html
来源: 网络
最后更新时间: 2025-07-08 09:07:56

上一篇: 网站建设不是炫技,也不是讲故事,靠谱是“干”出来的

下一篇: 页面结构之争:从设计美观到性能优先,如何平衡?

更多网站建设解决方案

网站建设咨询
Hi,我是您的专属顾问

为您提供专业的产品开发方案

对话产品经理

或致电:0571-85815193

讨论您的项目并了解

提交您的详细建站或开发需求,与我们一起实现

立刻预约